|
指向核心素养的思政“优质课堂”建设 ——济宁市教科院教研员刘帅为第十期挂职访学班学员作专题讲座 |
||
发布时间:2025-03-21 来源: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:0次
|
||
3月20日,济宁市教科院思政教研员刘帅为第十期挂职访学班学员作《指向核心素养的思政“优质课堂”建设》专题讲座,系统解析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转型策略,为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新动能。 刘帅从“优质课堂”的内涵切入,强调其应具备目标精准性、内容适切性、方式多样性、活动生成性与评价多元性五大特征。他提出,教师需从“知识本位”转向“素养本位”,通过“三研一定”法(研课标、研学情、研教材、定分层目标),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可操作目标。例如,设计“通过社区改造案例分析,80%学生能阐明公民权利义务关系”等具体观测点,实现教学目标可评可测。 在教学内容上,倡导跨学科整合与社会化延伸,如融合道德法治与历史学科设计“基层治理”实践任务;教学方式推行“情境-任务”双驱动模式,通过模拟法庭辩论、数据可视化分析等活动激活思维;教学活动注重动态生成,根据课堂反馈即时调整教学节奏;评价体系创新“素养成长档案袋”,嵌入自评、互评等多元工具,推动教、学、评一体化。 针对教育数字化转型,刘帅强调技术需服务于思维进阶,建议教师善用虚拟仿真、AI平台构建沉浸式场景,但需警惕“技术依赖症”,始终以素养培育为核心。 讲座既有实操案例,又提供系统性方法,为破解教学转型难题提供有效工具。此次培训标志着济宁市思政课改革迈向“素养深耕”新阶段,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。 |
||
上一篇:精析问卷探方法 数智融合促科研——省教科院党群部副主任刘鲁曼为第十期挂职访学学员作专题讲座 | 下一篇:以实践促研修,以交流助成长——省教科院2024-2025挂职访学学员研学实践活动 | |
|
||
版权所有: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-1
地址: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—1号 后台管理